职能简介:主要包括企业端和平台端两大部分。在企业端,电量工艺师会结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工艺特点进行建模,识别、采集、上传反应企业生产、治污情况的用电信息。
在平台端,利用治污设施运行异常报警分析引擎、生产负荷分析计算引擎、行业分析引擎等大数据分析技术,识别并预警企业偷排漏排、治污不力等行为,并通过生产负荷展现企业整体运行情况,将监管人员从枯燥、繁琐的数据中解放出来,直接呈现反映企业实际治污情况的分析结果和图表,为监管人员精准监管和非现场执法提供技术支撑。
想要更多地了解他,来看看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怎么说:
全国超九成中小污染企业尚未有效监管
目前,我国对重点排污单位实施了在线监测,但受建设、运维成本等因素制约,只有不到一成的规模以上企业才会安装,超过九成的中小污染源企业尚无有效监管手段,使环境质量改善大打折扣,尤其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重大活动/重大节日保障期间,监管部门常常需要加班加点连轴转进行现场执法,确保企业停产、限产落实情况,无法确保减排效果。因此,如何对超过九成的中小污染源企业实行有效监管,已成为现阶段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点。
根据没有在线监控设施企业优先、排污体量大的企业优先等关键要素,选择部分企业安装电量监控设施,截至目前已经完成301家企业建设工作。在监控中心可一目了然地了解各企业生产设施和治污设施的运行情况。并且为每家企业配置了手机app监控系统,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阅企业内部各生产设施和治污设施的运转情况,主动做好环保治理工作。
治污设施不用等四种情形触发报警机制
报警类型主要分为四种:
一是治污设施停运,根据生产与治污设施用电量逻辑关系不符而反映的治污设施未正常运行报警。这种对治污设施运行异常的精准报警,准确度高达90%以上。
二是应急期间报警,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用电量变化反映的企业生产负荷降低不满足减排要求的报警。
三是错峰生产报警,错峰生产期间应停产的生产设施用电量监控反映未停产的报警。
四是联网异常,由于停电、设备故障、人为破坏或其他方式导致的数据缺失报警。
据了解,针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保障,错峰生产等减排任务,可进行智能督导与评估,大大提高监管效率;实施快、成本低:安装时无需停产停电,可快速部署;建设成本仅相当于在线监测设备的十分之一,运维工作量大幅降低。
黄橙红三级报警助力治污精准执法
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企业电量环保监控报警管理办法,分黄、橙、红三级报警,报警由市局、区县、企业三级联动处理,2小时以下为三级由企业自主处置上报,超过2小时不满4小时报警由区县局督办,报警持续4小时以上为一级报警由市局督办。
目前,企业电量环保监控系统已经为环保监管部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服务,自动生成日报、周报、月报,对企业报警情况进行排名分析、及时处置。应用以来企业报警数量已下降为初期的50%,督促企业大大提高了环保设施运行率。
企业电量环保监控系统实现了量化企业生产负荷,预警企业治污异常,改变了以往的监管模式,解决了企业众多、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重大活动/重大节日保障期间,可实时督导企业停产、限产落实情况,实现辖区内污染源监管从人防到技防、从结果监测到“过程+结果”监测、从随机执法到精准执法的转变,加强对企业的远程智能化监管,减少监察人员现场检查的频次和工作强度,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添利器。
据了解,用电量监控系统是经济技术开发区 “智慧环保”建设当中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企业生产与治污设施运行情况的基本反映。该系统既能为辖区企业重污染天气、错峰生产落实到位提供有效技术支持,也能实现对污染治理过程的有效监督。此次的用电量监控系统,将会分批次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助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数字环保”迈向“智慧环保”
近年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实施“绿色发展、全域全景”战略,建设“生态美丽高地”,坚持把打赢蓝天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依托智慧开发区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整合原有系统和“热点网格”基础上,建设了环境数据资源中心,按照“一张网、一中心、一张图、一平台”建设思路,推动“数字环保”向“智慧环保”转变,实现对污染源的可测、可见、可管、可控
由于环保问题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而且对实时性要求高,为加大环境污染的监查力度,确保环保工作的及时有效实施,必须建立一套针对分散污染重点进行视音频的实时监控,并且可以集中管理的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对污染监控点的勘察,我们发现环保监控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污染监控点比较分散,距离监测中心较远
2、网络建设成本太高
3、部分监控点所处位置特殊,有线网络接通困难
4、环境监控点不是长期的,固定线路成本高,工期较长
5、突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固定监控无法覆盖
6、取证执法难
15517119028
qq: 190698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