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的子宫是什么状态呢?这时的子宫口已完全挤开,整个子宫的形状也不再呈葫芦状,而变成上下一般粗的袋状。
虽然子宫口已全开,但由于产道的外侧被骨盆的骨头所包围,宽度只能让胎儿勉勉强强地通过。所以母亲必须做有效的用力,帮助胎儿顺利通过产道。
另一方面,变大的胎胞在内逐渐膨胀,不久因受到壁的压迫及胎胞本身的内压增加、母亲的用力等,而自然破裂。
进入分娩第二期之后,成为产道的及外阴已做好充分伸展的准备,借由产道适度地用力,胎儿的头部就会从子宫口下降到内。然后借着母亲用力的协助,排开壁,不久后逐渐接近外阴的出口。
平常狭窄的口,在分娩时由于具备充分的伸展性而能扩大。因此,使得与口之间(会阴部),被拉成极薄的状态。
当胎儿的头部一口气滑出时,这个部分会有裂开(会阴裂伤)的危险。所以医生或助产士禁止产妇用力时,产妇就必须改做短促呼吸。
②胎儿的姿势。若是初产的话,在第二期刚开始时,胎儿的头部约位于骨盆的中央,脸部朝向母亲的斜后方。之后逐渐朝向正后方,并下移至骨盆的出口。这也是骨盆出口纵向变长的原因。
由于产妇生产时是采用仰卧的姿势,所以胎儿是以脸部朝下的状态出来。然后保持这种状态,在最大的头部出来之前,胎儿是以下颌贴近胸部的姿势向前进,等到最大的头部出来,胎儿就一口气似的滑出来。
此时,助产者一面用左手防止胎儿头部急速的滑出,一面用右手预防会阴的裂开,并将胎儿朝下的脸部抬高,慢慢转向正面,使头部完全出来,以极力保护会阴部。
当胎儿的头部出来时,肩膀还在骨盆的出口处。肩膀出来的方式与头部不同,为使宽大的肩膀配合纵向较长的骨盆出口,必须顺着胎儿移动的方向,将胎儿转向侧面。
因此,助产者会将脸部朝下的胎儿的身体转向侧面,然后先让上肩出来,再让下肩出来,最后再把整个身体拉出来。
刚出生的婴儿在通过产道时,有时由于羊水、分泌物堵塞口鼻,所以不会马上哇哇地哭。
此时,只要将婴儿口、鼻中的羊水或其他分泌物用导管吸出,婴儿就会发出充满活力的哭声。
把婴儿的身体擦干净,再切断脐带,婴儿就成独立的个体了。
③第二期的注意事项。配合收缩用力:收缩一次约用力3次,产妇要遵照医生或助产士的指示,务必配合收缩用力,才能使用力达到最佳的效果。
子宫未收缩时用力,不但无用,还会使自己筋疲力尽。
在子宫收缩期间必须连续用力约3次。用力时,不必在意姿势好看与否,只要采取最容易用力的姿势即可。还看不见婴儿的头部时,可采取侧卧,好像要抱住脚似的用力,如此较为容易且效果颇佳。
看得到胎儿的头部时,由助产者从两侧抱住产妇的脚部并抬高让产妇用力的方式,也具有很大的效果。
用力之间做腹式深呼吸:当子宫收缩暂停时,可趁机做两三次的腹式深呼吸,为下次收缩时的用力做准备。
短促呼吸时不可发出声音:胎儿头部最大的部分要出来时,不可用力,只要反复做短促呼吸即可。
此时,医生或助产士会教你怎么做,当你获得指示后,应立刻将手交叉放在胸上,无论如何都不可用力,只要哈!哈!的做短促呼吸即可。即使是轻微地用力或发出声音,都可能使胎儿的头部顺势迅速滑出,对会阴部造成意想不到的重大伤害,有时甚至会伤及解渴仅止于润喉的程度:产妇开始用力后,特别容易口渴。此时,可用吸饮的方式喝些不甜的红茶、果汁、茶等,但仅止于润喉的程度。
开始消毒:外阴部消毒过后,产妇必须仰卧,双脚尽量张开,膝盖弯曲。
由于胎儿即将出生,为了方便医生或助产士协助分娩,即使再难受,也要保持这个姿势,与医生充分地合作。